该书主要记录了作者对往昔、逝水、逝者的感逝线上股票配资门户,全书分为旧体诗文与怀人散文两部分。旧体诗文包括四言、五古、七古、五绝、七绝、七律、词(从小调到慢词的词近40首),是教学之余对旧体诗文的创作实践。外有文言尺牍等,记录了作者与不少著名学者的交流沟通。另有仿《古诗十九首》译莎翁商籁十九首。旧体诗文部分配有符合标准旧诗文训诂规范的注释。怀人散文部分主要是悼念已故师友。
感逝集序
旧 诗
四言
雨水日赋别
己西日初雪如霰
五古
达生篇
拟古决离词
拟古春词
拟古意
杂言七古
校经处歌
采薇阁歌
感事奉答
杜维明先生八秩上寿歌代吴疆师作
五绝
记胡真与王冠华丈往还
七绝
答王旭贾瑶为校旧诗集
《食货家法》勒成感希圣公生平
七律
闲情
碧云
寄远二首
次韵胡真甲午岁末偶题
胡真逝后见其早岁自寿诗惊识其谶
次宋王令韵论孟子
癸卯孟冬入院杂诗
赠王旭贾瑶二女棣
暑中村郊读刘皓明先生《小批评集》始学德语
村居客过
忆王孙
如梦令
乌夜啼
生查子
浣溪沙
卜算子
清平乐
菩萨蛮
采桑子
减字木兰花
诉衷情
忆秦娥
更漏子
南歌子
醉花阴
浪淘沙
鹧鸪天
前调一首
鹤桥仙
虞美人
南乡子
玉楼春
前调一首
前调又一首
一斛珠
踏莎行
蝶恋花
临江仙
渔家傲
苏幕遮
定风波
锦缠道
谢池春
青玉案
天仙子
江城子
沁园春
扬州慢
莎翁商籁
仿《古诗十九首》译莎翁商籁十九首
SONNET 18
SONNET 22
SONNET 28
SONNET 29
SONNET 30
SONNET 44
SONNET 49
SONNET 55
SONNET 57
SONNET 60
SONNET 64
SONNET 65
SONNET 71
SONNET 73
SONNET 8I
SONNET 98
SONNET 109
SONNET 116
SONNET 151
祭文尺牍
祭文
祭胡真君并序
尺牍
庚子戊子丙午致杜泽逊
致张伯伟
致李飞
致张玉法
序跋古文
《名家文献版刻书遗辑存》序
附:《名家文献版刻书迹辑存》出版说明
《中国古典诗歌创作论》序
迎新献辞为成都某公司新年团建作
怀人散文
记胡真与王冠华老师的交往
《得一斋诗钞》与《所思不远》集外的两世诗缘
《鲍思陶文集》整理后记
生平至此,季春告暮①,急景归陬②。请试看花秉烛,从长夜游③。岂其无人,莫与好仇④。嗟嗟友声⑤,今即何求。
[注释]
①季春告暮:春季的最后一个月走向结束。晋陆云《失题》:“遗和既爽,季春告暮。朱明来思,青阳受煦。”下文之“方青阳之陶照”亦出于此。
②急景:疾驰的日光,亦指急促的时光。南朝宋谢灵运《答谢谘议》:“玉衡迅驾,四节如飞。急景西驰,奔浪赴沂。”陬:山的角落。宋杨万里《次日醉归》:“归路意昏昏,落日在岭陬。”
③看花秉烛,从长夜游:取《古诗十九首・生年不满百》之意:“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
④岂其无人,莫与好仇:语取南朝宋谢灵运《答谢谘议》:“怀风感迁,思我良畴。岂其无人,莫与好仇。”好仇,好同伴。
⑤嗟嗟:叹词,表感慨。唐韩愈《祭柳子厚文》:“嗟嗟子厚,今也则亡。”友声:朋友的声音,亦指朋友。《诗・小雅・伐木》:“嘤其鸣矣,求其友声。相彼鸟矣,犹求友声;矧伊人矣,不求友生。”
若夫青箱世笃①,黄卷②家传,秦烟未烬,鲁史③仍编。首蓿在馔,蕨薇是甘④。寤寐东篱,徜徉西园⑤。准孔门之义例⑥,鹄风雅之述删⑦。
[注释]
①青箱:青箱学,指家世相传的学问,尤其是史学。《宋书。王准之传》:“曾祖彪之……博闻多识,练悉朝仪,自是家世相传,并谙江左旧事,缄之青箱,世人谓之‘王氏青箱学’。”世笃:累世笃好。
②黄卷:犹书籍。宋陆游《读书》:“平生爱客如爱书,力虽不逮意有余。门前车马久扫迹,老病又与黄卷疏。”
③鲁史:指孔子所作之《春秋》。晋杜预《〈春秋左传集解〉序》“仲尼因鲁史策书成文,考其真伪。而志其典礼。”
④首蓿:与下句的“蕨薇”同指野菜,两者皆可供蔬食,此处形容贤者之饮食自奉至为简薄。
⑤寤寐东篱,徜徉西园:此句糅合了晋陶潜诗文中的数个语典。《饮酒》其五:“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和胡西曹示顾贼曹》:“流目视西园,晔晔荣紫葵。”《与子俨等疏》:“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调是羲皇上人。”
⑥准:按照,依照。义例:阐明义理的事例。晋杜预《〈春秋经传集解〉序》:“其经无义例,因行事而言。”
⑦鹄:目标,引申为以某物为目标。述删:亦作“删述”,相传孔子序《书》删《诗》,自称“述而不作”,后以谓著述。
至于上庠①开讲,南面而弦②,辨乎声诗,属耳有言③。搴取蘅皋,流润芝田④。方青阳之陶煦⑤,若春气之感暄⑥。一日捐背,景落中轩⑦。
[注释]
①上庠:西周的大学,此处泛指重点大学。
②南面:有居尊位之意,因古代以坐北朝南为尊。弦:弦歌,《史记・孔子世家》:“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
③声诗:犹乐歌。属耳:注意倾听。有言:有名言,有善言。《论语・宪问》:“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
④搴取:犹采摘。蘅皋:长有香草的沼泽。芝田:传说中仙人种灵芝的地方。三国魏曹植《洛神赋》:“尔乃税驾乎蘅皋,秣驷乎芝田。”
⑤方:比作。比拟。青阳:春天。《尸子・仁意》:“春为青阳,夏为朱明。”陶煦:和乐貌。
⑥感喧:感受温暖。喧:大阳的温暖。
⑦景:日光。中轩:有窗的长廊或高阔屋宇之正中。晋陶潜《闲情赋》原有“曲调将半,景落西轩”句,避前“西园”之“西”字而改为“中轩”。
《家法:一位食货后学的政经法论稿》,刘晓艺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24年9月版。
已而再遘君子,云胡不喜①,归路重阻,佳期难俟。穷瀛洲之邈渺,回之子②以倚徙③。悔江佩④之晚托,悲油壁⑤之迟驶。
[注释]
①云胡不喜:犹如何不喜。《诗・郑风・风雨》:“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②之子:犹那人、其人,可以指男,亦可以指女。《诗・周南・桃夭》:”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③倚徙:逡巡徘徊,亦作“徙倚”。元张可久《双调・折桂令・酸斋学士席上》:“倚徙西楼,留连北海,断送东君。”
④江佩:又作“江妃佩”,为定情之信物。据汉刘向《列仙传》记载,江妃二女游于江汉之滨,逢郑交甫,交甫求佩,遂解而与之。
⑤油壁:油壁车。古时妇人所乘的装有青绿色油幕的车子。唐李贺《苏小小墓》:“草如茵,松如盖。风为裳,水为佩。油壁车,夕相待。”
况复门下无双,昔游尺咫①,今古谁拟,有晋征士②。风调③其初,艰贞如始。赞旧谊之论交,效倾盖而投漆④。孰谓溘谢⑤,人琴俱委⑥。
[注释]
①昔游:旧游。唐权德舆《与故人夜坐道旧》:“笑语欢今夕,烟霞怆昔游。”尺咫:言其近也。
②征士:古时指学行并高而不出任的隐士。南朝宋颜延之《陶征士诔序》:“有晋征士浔阳陶渊明,南岳之幽居者也。”
③风调:人的品格情调。宋毛谤《青玉案・竹间戏作》:“子猷风调全相称。是彼此、无凡韵。”
④投漆:喻情投意合。《古诗十九首・客从远方来》:“以胶投漆中,谁能别离此。”
⑤溘谢:突然去世。唐李乂《节憨大子哀册文》:“形神溘谢,德音如在。”
⑥人琴俱委:犹“人琴俱亡”,形容见遗物而伤逝,典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伤逝》:“王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掷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
向使京华冠盖①,金紫珪璋②,三世功名,一枕義皇③。鲁连高妙,齐生倜傥④。作凭意气,颠倒衣裳。击珊瑚于应手⑤,荡醁醑以佐觞⑥。
[注释]
①京华冠盖:语本唐杜甫《梦李白》:“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冠盖,官史的帽子和车盖,借指贵官、仕宦。
②金紫:金鱼袋及紫衣,为唐宋官服及佩饰,引申指贵宦。珪璋:玉制的礼器,可以喻高尚的人品、杰出的人才等。唐杨巨源《上刘侍中》:“一言弘社稷,九命备珪璋。
③一枕羲皇:出处见前陶潜《与子俨等疏》。明末清初黄图安《闲咏二绝》:“一枕羲皇午梦后,数行小试右军书。”
④鲁连高妙,齐生倜傥:语本唐李白《古风・齐有倜傥生》:“齐有倜傥生,鲁连特高妙。”鲁连,即“义不帝秦”的鲁仲连,齐人也。此处互文,“鲁连”与“齐生”实为一人。
⑤击珊瑚于应手:典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汰侈》:“石崇与王恺争豪,并穷绮丽,以饰舆服。武帝,恺之甥也,每助恺。尝以一珊瑚树高二尺许赐恺。枝柯扶疏,世罕其比。恺以示崇。崇视讫,以铁如意击之,应手而碎。”
⑥醁醑:美酒。元周权《次韵友人》:“百岁闲愁消醁醑,一襟古意托瑶琴。”
遂有惊伤镜发,开奁见霜,浮生如寄,微躯易殇。朝别君于南浦①,夕逢我乎北邙②。中不上达③,痴无非佯。凤兮衰矣,歌笑楚狂④。
[注释]
①南浦:南面的水边,常用称送别之地。南朝梁江淹《别赋》:“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
②北邙:洛阳之北的邙山,东汉、巍、晋名公卿多葬于此,故以指代坟莹。晋陶潜《拟古》其四:“一旦百岁后,相与还北邙。”
③中不上达:中等资质者无法向上通达明义。语出《荀子・成相》:“中不上达,蒙掩耳目塞门户。”但早在《论语・宪问》中,孔子已对“君子”和“小人”不同方向的“达”下过定义:“君子上达,小人下达。”
④凤兮衰矣,歌笑楚狂:语出《论语・微子》:“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邢昺疏:“接舆,楚人,姓陆名通,字接舆也。昭王时,政令无常,乃被发佯狂不仕,时人谓之楚狂也。”
竞乃访追高哲,仰古逸行,逆思药石①,退负柴荆。极松林之迥望,下月笛而闲听。岂流连乎凤阁②,实踌躇于鹤軿③。
[注释]
①逆思药石:反向地思服药石(以求仙)。语本南朝梁萧衍《赠逸民》:“逆思药石,逊求非道。珠岂朝珍,璧宁国宝。”
②凤阁:华丽的楼阁,唐武周年同改中书省为风阁,遂用为中书省的别称,也可泛指中央官邸。唐钱起《寻司勋李郎中不遇》:“唯有早朝趋凤阁,朝时怜羽接驾行。”
③鹤軿:(尤指道教的)仙车。明王恭《诵道经》:“玉佩飞鸾驭,瑶笙载鹤軿。”
是知天路遐远,难蹑太清①。漫谢武皇,高揖卫卿②。将去辞乎吴馆③,终归卧于严陵④。烧营朱砂,披讽葛经⑤。琴瑟泯没,丘垄夷平。
[注释]
①太清:道教三清之一,元始天尊所居之地,其境在玉清、上清之上,亦泛指仙境。明宋濂《调息解》:“储思于玄元之城,游神乎大清之庭。”
②武皇:可指任何谥号为“武”的皇帝,此处特指汉武帝。卫卿:神仙卫叔卿的省称。汉武帝崇道求仙,《神仙传》卷二《卫叔鲫》载:“武帝闲居殿上,忽有一人,乘浮云驾白鹿集于殿前,武帝惊问之为谁。曰:‘我中山卫叔卿也。’”卫叔卿因汉武帝“强梁自贵,不识道真,反欲臣我”而“弃去”。他高洁的仙行得到诗仙李白的赞赏。唐李白《古风》其十九:“西上莲花山。迢迢见明星。素手把英蓉,虚步蹑太清。霓裳曳广带,飘拂升天行。邀我登云台,高揖卫叔卿。”
③吴馆:春秋吴王夫差为美女西施所筑的馆娃宫,喻歌舞繁华之所。唐李商隐《子直晋昌李花》:“吴馆何时熨,秦台几夜熏?绡轻谁解卷?香异自先闻。”
④严陵:指东汉隐士严光归隐的严陵濑,在新江桐庐县南。宋杨万里《读严子陵传》:“早遣阿瞒移汉鼎,人间何处有严陵?”
⑤葛经:指东晋炼丹家葛洪的《抱朴子》。
已矣哉!采芳中阿,折华瑶枝①。缱绻初昔,绸缪在斯。岂伊异人,特亲风期②。白日将匿③,我焉栖迟④。思怀师友,感逝⑤裁诗⑥。
[注释]
①采芳中阿,折华瑶枝:语出南朝梁萧衍《赠逸民诗》:“采芳中阿,折华道周。任情止息,隨意去留。”阿,大陵也,泛指山。
②岂伊:犹岂,难道。伊,无义。异人:异于常人。风期:风度品格。前句出自《诗・小雅・頍弁》:“岂伊异人,兄弟匪他。”后句出自唐李白《赠崔司户文昆季》:“岂伊箕山故,特以风期亲。”
③白日将匿:喻时光流逝,景况艰难,语出汉王粲《登楼赋》:“步栖迟以徙倚兮,白日忽其将匿。”
④我焉栖迟:我在何处游息。焉,何处。栖迟,游息,语出《诗・陈风・衡门》:“衡门之下,可以栖迟。”
⑤感逝:本义为感念往昔。因“感逝”为此集的中心词,笔者本拟在常义之外赋予此词以窄义的“感念逝者”之意,幸得南京大学张伯伟教授对这个窄义定义提出批评。他在致笔者的信中言道:“对于亡者的纪念固然是一种‘感逝’,但夫子叹川,不也是一种‘感逝’,而且是含蕴更加丰美的‘感逝’吗?”在此,笔者对张教授的提点表示衷心的感谢,因这一建议保住了中心词的复义性,而复义性之于诗学审美是无比珍贵的一一至少,自燕卜逊的《复义七型》(Seven Types of Ambiguity)以来。唐白居易《忆微之伤仲远》:“感逝因看水,伤离为见花。”对于这个中心词,笔者愿放弃单一定义,就让其成为对往昔、逝水、逝者的三重意义上的“感逝”吧。
⑥裁诗:作诗。唐刘禹锡《酬令孤留守巡内至集贤院见寄》:“巡内因经九重苑,裁诗又继二南风。”
刘晓艺,山东大学文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博士,山东省翻译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出版中文专著6部、双语专著1部、英文专著2部,发表中、英文论文40余篇。主要研究方向为格律诗歌及其译介、明代物质文化史等。
日升策略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